《湖北省工业“十三五”发展规划》中将铜产业作为重点领域的主攻方向,黄石市委市政府《关于坚持工业强市加快赶超发展的决定》也明确,到2020年,将铜及延伸加工打造成为千亿级产业
《湖北省工业“十三五”发展规划》中将铜产业作为重点领域的主攻方向,黄石市委市政府《关于坚持工业强市加快赶超发展的决定》也明确,到2020年,将铜及延伸加工打造成为千亿级产业,并提出“重点发展高精度铜板带、铜箔、铜基电子材料、优质铜杆、铜合金棒材、特种电线电缆、漆包线等铜延伸加工产品”。在空间布局上,重点打造黄石下陆区铜冶炼及深加工产业集群,并以下陆长乐山工业园为主体,打造全国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基地。
重商亲商,产业生态新气象,长江有色金属网定于8月25日至27日组织铜企到黄石进行铜产业链参观学习考察。全国铜行业人士可报名参加。
黄石沪士电子有限公司厂房内,生产场面火热。“这下可更安心在厂里工作了!”沪士电子员工李名阳说起岗位津贴时兴奋不已,因为他每月可收到市政府直接发放到工资卡的800元岗位补贴。
李名阳的欣喜来自黄石市制定出台的企业用工岗位补贴政策。2017年3月,黄石市政府专门筹资2000万元,为黄石市电子信息企业发岗位补贴,规定在岗超过3个月、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保费的员工均可享受岗位补贴,补贴金额从200元至800元不等,补贴期限为2年。此外,还拿出数百万元,为电子信息、装备制造、生物医药三大产业的员工发夜班补贴。
一条条真金白银的帮扶举措,大大提升了企业薪资竞争力,有效稳定了企业用工。这只是黄石重商亲商,构建优良产业生态的一个缩影。
“企业家的需求,就是发展的需求,就是政府努力的方向!”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,要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,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,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。
插上“翅膀”,助力腾飞。为进一步深化审批制度改革,激发招商引资活力,黄石从去年5月开始推行“先建后验”重大行政审批改革。去年9月以来,“先建后验”先后为数十家新建、在建项目提供深度、精准服务。
连续4年开展“双千”活动,“攻难点、治痛点、疏堵点”,解决企业燃眉之急。2017年以来,出台《关于降低企业成本激发市场活力的实施意见》、《关于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激发市场活力的实施意见》,开展“降成本”专项督查,着力解决惠企政策落地“最后一公里”问题。近三年累计为企业降低成本20亿元以上。
黄石市级层面专门设立50亿元产业基金,下陆区专门出台了“三十六条”等政策,从扶持资金、财税征收、土地园区、用工补贴等多个方面最大限度地支持产业发展。对于省、市优先发展产业目录中的工业项目,优先供应土地,对重大工业项目、产业链关键项目,可结合投资方的要求和意见,实行“一企一策”,单独制定优惠政策。
在构建产业生态上,黄石不仅“硬件”给力,“软件”同样优秀。黄石连续五届荣获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城市,拥有省级以上各类研发中心、实验室35家,院士工作站9家,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家、博士后产业基地10家。湖北师范大学、湖北理工学院、黄石职业技术学院等三所大专院校皆设有铜产业相关专业,并多次完成国家级课题研究。大冶有色、中铝华中铜业等龙头企业专设铜产业研究院,持续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自主开发能力提升。毗邻的武汉市高等院校、科研院所众多,是中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。东湖智力密集区内的武汉大学、华中科技大学等著名高校与黄石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,可为黄石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。
作为百年工业基地,黄石产业工人密集,现有铜产业熟练工人15300余人,还可提供各类技术工人5000人以上,普工40000人以上。黄石拥有普通高校4所,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7所,年在校学生7万余人,职业技术学校皆可为企业提供订单式培训服务,一般劳动密集型产业均可在本地满足用工需求。
同时,作为黄石铜冶炼及深加工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,下陆区建设长乐山循环经济工业园区,并获批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。园区自建立以来,就从政策上支持、资金上扶持、搭建融资服务平台、组建行业协会、全程代办项目落户手续、全程协调服务项目建设、全力保障项目与企业治安环境优良无干扰、大力保障引进人才安居乐业等方面着力优化软环境。
2016年,下陆区政府印发了《下陆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》,规划中提出依托长乐山工业园区14。17平方公里范围内集聚大中型骨干企业的优势,重点发展铜产品及延伸加工、机械制造、循环经济等产业,打造全国重要的铜生产加工基地和全省循环经济工业园。具体布局是,以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和中铝华中铜业公司为支撑,在长乐大道以北、长乐山以东加快建成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产业园。以大江集团为龙头,在大广高速以西、长乐山南麓加快建成资源再生产业园,全面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,创建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。
自2011年以来,下陆区的铜产业集群连续7年入选湖北省重点产业集群,特别是以大冶有色为代表的5S精益管理、全面预算管理、企业文化建设以及信息化建设等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。大冶有色“大江”注册商标被认定为“中国驰名商标”;“大江”牌阴极铜、工业硫酸、黄金、白银连续被认定为湖北名牌产品;“大江”牌阴极铜成为上海期货交易所首批取得交易资格的产品,并一次性通过伦敦金属交易所的资格认定;“大江”牌黄金、白银成为上海黄金交易所的品牌金银,并一次性通过伦敦金银交易市场协会的资格认定。
新时代新气象,新起点新征程。进入新时代的黄石,将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、推进转型升级,加快推进有色金属、黑色金属、新型建材三大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、提质增效,打造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特色冶金延伸加工产业基地,培育形成有色金属、黑色金属精深加工2个千亿元产业集群。重点支持大冶有色、华中铜业等龙头骨干企业大力发展铜精深加工,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,扶持企业做优做强。完善原料铜与下游电子信息产业间的产业链条,重点发展高精度铜板带、铜箔、铜基电子材料、优质铜杆、铜合金棒材、特种电线电缆、漆包线等铜延伸加工产品。强化铜产品电子交易信息平台建设,做强做大华中铜产业交易中心。到2020年,打造全国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基地和国家级铜基新材料产业基地。